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康常识

健康常识

正骨培训:气血不足老得快?补气养血十六法

发布时间:2020/10/27 9:28:59      点击次数:1294

今天正骨培训老师和大家聊一聊气血不足的问题。

气血是生命的根本,活人和死人zui大的区别就是气血!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从没有一个气血不足的人会长寿! 俗话讲的“断气”,表明一个机体的死亡,没了气就没了命,这个气你说要不要紧呢?


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。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,引起早衰。

气虚则畏寒肢冷、自汗、头晕耳鸣、精神萎靡、疲倦无力、心悸气短、发育迟缓。

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、皮肤干燥、毛发枯萎、指甲干裂、视物昏花、手足麻木、失眠多梦、健忘心悸、精神恍惚。


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,气就是阳光,血就是雨露,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,使其茁壮成长。一旦气血不足,将导致人体机能全、面性溃败。

气为血之帅是指气能生血、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等三大方面。

气能生血: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。无论是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、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、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的过程,还是精转化成血的过程,都需要依靠气的作用。气盛,则生血充足。气虚,则影响血的化生,甚而出现血虚。


气能统血: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,使之循行于脉中,而不致外溢。气的统摄作用主要是由脾气来实现的。如脾气虚,不能统血,临床上就会出现各种出血病证,被称为“气不摄血”。


气能行血:血液在脉中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,即所谓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”。心气的推动、肺气的宣发布散、肝气疏泄条达都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,无论哪个环节功能失调,均可导致血行不畅。


血为气之母

血是气的载体,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。因此,气在没有血的情况下不可能独自存在。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,导致气亦虚。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,从而气也随之而脱。


因此可见,气和血有很大的关系,相互牵连,密不可分,所以,我们在补气的时候不要忘记补血,补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补气。


中医补气补血有妙方


(一)中医补气十六法


中药补气:黄芪,人参,党参,太子参,黄精,西洋参,白术等。


成药补气:补中益气丸,十全大补膏,归脾丸,参苓白术丸等。


艾灸补气:足三里,神阙,关元,脾俞,气海,百会肺俞等。


针灸补气:足三里,百会,三阴交,气海,关元,脾俞,肺俞等。


注射补气: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。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。


输液补气:黄芪注射液,参麦注射液,丹参注射液等。


药茶补气:人参灵芝茶,黄芪枸杞茶,洋参麦冬茶等。


药膳补气:黄芪心肺汤,人参炖母鸡,党参炖排骨等。


药酒补气:黄芪,人参,灵芝,麦冬,枸杞子等泡酒饮。


饮食补气:海参,鸡蛋,红枣,牛羊胎盘,芡实,山药,莲子等。


运动补气:气功,太ji,导引,武术,健身操,适当活动等。


生活补气:生活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,心态平衡等。


按摩补气:按摩足三里,关元,揉腹,捏脊等。


治病补气:有病早治根治,切勿拖延,防止久病耗气。


病后补气: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,防止气虚。


技巧补气:呼吸吐纳,意守丹田,三分饥寒,百事有节等。


(二)中医养血十六法


草药养血:当归、何首乌、阿胶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黄芪等。


成药养血:十全大补膏、归脾丸、复方阿胶浆、当归补血膏等。


饮食养血:桂圆、老母鸡、红枣、鸡蛋黄、猪肝、瘦肉、鱼类等。


生活养血:生活规律、劳逸结合、营养均衡、铁锅炒菜、禁浓茶。


节省养血:避免久视伤血、久思耗血、久劳损血、外伤出血等。


治病养血:防治出血、肾衰、再障、月经过多、崩漏等疾病。


西药养血:维生素C、维生素B12、富马酸铁等。


输液养血:代血浆,全血,参麦针等输液。


术后养血:大病、大小手术后、产后、人流后均应养气血。


药酒养血:黄芪、当归、人参、何首乌、枸杞子等泡酒饮。


药茶养血:当归桂圆茶、枸杞黑芝麻茶、酸枣仁茶等。


药膳养血:黄芪当归炖老母鸡、当归羊肉汤等。


针灸养血:足三里、三阴交、脾俞、血海、膈俞等。


艾灸养血:足三里、三阴交、神阙、中脘、血海等。


埋线养血:足三里、肾俞、脾俞、肝俞等埋线。


注射养血:胎盘、当归、黄芪、B12针注射足三里、三阴交等。


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


di一大穴,足三里。防治疾病、强身健体的要穴。有句俗话,叫做“常拍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。中医认为,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气血不足的人,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,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。


di二大穴,血海。人的身体以血为本,若要气色健康,不可不养血,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。


第三大穴,太溪。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,肌肤要水嫩,气色要自然,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,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。


第四大穴,神门。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,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人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。


生活中如何调理气血不足

正骨培训老师推荐

勤加锻炼

有些人没有一个良好的爱运动的好习惯,每天处于坐立或静止的状态是很长的,而经常不运动很容易使得正常的气血运行受到阻碍,所以勤加锻炼能有效的促进气血流通更加顺畅,对于改善气滞血瘀的现象尤为重要。


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

有句俗话说的好:“食补不如觉补”,相对于食疗调养而言,睡觉调养显得更加方便且简单,所以说在日常一定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习惯。


因为,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2点左右是人体各项机能器官进行代谢、修复的重要时段,只有此时人体处于一个深度熟睡的状态,才能更好的利于脏腑机能之间的调节,其中也是使得造血机能系统的促进新鲜血液生成的重要途径,而此时若仍处于熬夜状态,便会使得气血产生损耗,久而久之造成气血不足的产生。



【痛立止理骨术】:柔性理骨,手法轻柔安全,无风险,课上两名主讲老师,多名助教老师,手把手  教全身骨关节 触诊、评估、复位,及全身拉筋,全身软组织松解。    

中医讲“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”,疼痛是由于经络不通气血受阻引起的,现在疼痛很常见的引起因素 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性引起的骨骼的错位和微错位,当错位卡压周围软组织,形成不通与受阻,就产生了疼痛,咱们的痛立止理骨术调理现在常见的头颈肩腰腿痛,效果显著。 


正骨培训痛立止理骨术:如有问题需要咨询,请联系:16651764085(手、机/徽信)


全国服务热线:400-9025-711

注:

请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,以及详细描述您需要咨询的问题 方便我们为您解答!

  • 江苏的祝**(152****5611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江苏的李**(152****5325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广东的王**(158****1301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山西的吴**(152****1124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上海的李**(152****1147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福建的徐**(152****5111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广东的吴**(152****1241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广东的田**(152****1225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新疆的吴**(152****1225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  • 河南的吴**(152****1145)


    咨询信息提交成功·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培训课程

北京孵德中医科学研究院

公司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69号6楼

联系电话:400-9025-711 / 15252281519

企业邮箱:bjfd@163.com

|欢迎关注微信

|欢迎登录手机